5月8日,记者从呼和浩特市绕城道路绿化管理处了解到,今年,呼和浩特市以“建设美丽首府、打造生态家园”为总目标,紧紧围绕精细化养护管理这条主线,以“精”为目标,以“细”为手段,全面提升养护质量,逐步实现道路绿地向游园绿地的转变,将二环快速路沿线打造成“三季有花、四季有景”的生态廊道,为首府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。
在绿地养护管理方面,要对管辖绿地内缺失的苗木进行补植,保持绿地的完美整齐,在树种选择上,树立可持续生态理念,以适地适树为原则,充分利用乡土树种;要根据各路段的土壤、水源条件,综合考虑植物的习性和对水分的需求,避免产生植物间相互排斥、彼此矛盾现象;在道路交叉路口出口处要综合考虑车辆和行人安全出行,栽植低矮植物,可适当增加部分介于灌木与地被高度之间的花卉品种。在做好苗木补植工作的基础上,要细致平整绿地,修整并下沉树穴,将模纹及绿篱围堰下切,充分实现绿地整体美观和雨水收集利用等生态功能,以达到可持续、经济化养护管理的目的。
对二环路沿线各道路平交路口、互通立交、沿线大型公共建筑场所周围、过街天桥及青城驿站周围等处进行景观提升,打造多树种、多层次、多色彩的立体绿化景观,在树种选择上要不少于5个品种,植物配植上要不少于5个层次,色彩搭配上不少于5个颜色,减少传统的行列式栽植,增加组团式栽植方式,逐步实现道路绿化向游园绿化的转化;在植物造景上,要充分利用障景、漏景、透景等造景手段,结合植物自身特点和现有植物形状打出边际线、林缘线,实现立体层次分明、空间景观丰富、感官变化舒适的景观效果。
在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,充分考虑节地、节水等方面因素,最大限度节约自然资源,提高资源利用率。将利用每一寸土地,科学规划、合理使用,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。对二环路沿线桥体进行立体绿化,将因地制宜,广泛应用乡土树种和耐旱植物;进一步完善中水管网系统,充分利用中水;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;积极探索生产垃圾无害化处理新途径,实现资源再利用。(来源:呼和浩特日报 记者 宋向华)